当前位置: 首页 >专题专辑 >警方提示

警惕常见的保健品诈骗手段

随着我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,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实施诈骗,特别突出的就是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。现在市面上保健品鱼龙混杂,很多产品没有相关资质。一些不法商人给老年人设置“陷阱”,采用各种推销方式来骗取钱财。保健品诈骗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,还侵害到了老年人的财产权益。

常见的保健品诈骗手段

1、不法分子在小区、公园、菜场门口等老年人群密集地点,打着“免费领取精美礼品”、“保健品空盒换鸡蛋”、“买保健品送生活用品”等旗号,引诱老年人进入保健品诈骗窝点。如果老人表示对这些免费礼品不感兴趣。他们就会换另一种方式,利用老人的善良,欺骗老人说这是公司的考核任务,央求老人帮帮他们,往往面对这些与自家晚辈同龄的年轻人央求,老人们大多不忍拒绝。

2、有经验丰富的推销员游说老人,先跟老人介绍保健品,并且同时送一些礼品。慢慢和老人闲聊套取老人个人信息。尤其针对子女不在身边,又丧偶的独居老人,缺少亲人陪伴,内心空虚寂寞,很希望与人交流,骗子们就抓住这一点搞感情促销。诈骗人员之后还会到家对老年人进行专访,打“亲情牌”。这样一来,老年人更容易心甘情愿掏钱来买产品。

3、大肆宣传疗效,声称产品“包治百病”。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,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,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。而不法分子宣传产品神乎其神,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。更有打着”进口、专利、高科技、绿色环保”的旗号,吸引老年消费者,有意夸大冒传,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

4、诈骗分子会安排一些老年人(托儿)现身说法。这些托儿会先描述自己吃保健品前缠人的病痛症状,再夸某保健品效果确实特别好,服用完后原来的不适感一扫而空。最后,托儿还会鼓动说现在有惠民优惠或让利活动,不买就吃亏。老年人看到同龄人“真实”的服用体验后,一些本来半信半疑的老人,很容易打消顾虑冲动购买。

警方提示:

保健品诈骗手段越来越具有欺骗性,而老年人因年龄的增长,对保健品也越来越“情有独钟”。亲人、家属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,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,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,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告诉老年人一些有关于保健品诈骗的新闻报道,让老年人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作用与功效,做好对老年人的防骗教育,防患于未然。如果身体不舒服就及时就医,不要轻信所谓的保健品“包治百病、专治疑难杂症”的说法,如有需要,谨遵医嘱,或请到正规药店购买,也防止老年人在问药求医的过程中被骗。

关闭 打印
上一篇: 公安部网安局:必看!莫让世界杯成为“骗子的狂欢”!
下一篇: 警方提示:如何拦截境外涉诈来电 ​​​​